第96章 搜证-《花间令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潘樾,若再无旁的证据,以诬告论处!”

    潘樾与杨采薇对视一眼,无计可施。贾太尉轻勾嘴角,即将得逞。

    此时,一名府兵来禀报:“禀皇后,门外有人求见,说是有关键性证据呈上。”

    贾太尉皱眉,转身看向门外。

    “宣!”

    府门大开,只见白小笙拉着一辆板车,缓缓走近。她全身缟素,衣袂飘飘,板车上白布蒙着的,正是卓澜江的尸体。

    杨采薇脚下一软,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    潘樾担忧地望向杨采薇,她已经红了眼眶,几乎站立不稳。

    百官纷纷看着,面露疑惑,贾太尉脸色铁青,皇后站在高阶上,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白小笙将板车卸下,掀开白布,卓澜江满脸是血的遗容,呈现在所有人面前。

    潘樾望着,喉头哽咽,握住了杨采薇的手。泪水正从杨采薇的脸上滚落,滴在地上。

    白小笙不舍地最后看了一眼卓澜江的尸体,转身走到杨采薇身边。

    “杨姐姐,阿江特意留了遗言,说想回到曾经最好的朋友身边,我想是要传递什么线索给你。”

    杨采薇忍住眼泪,看了一眼潘樾。

    “他肯定是想告诉我们什么!”

    潘樾想起最后一次见到卓澜江时,他说的话——

    “授印仪式之前,我会将账册交到你们手里,扳倒贾荃以后,带上小笙,我们一起回禾阳。”

    潘樾望向杨采薇:“会不会和账册有关?”

    白小笙说:“他身上什么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皇后听着,面露不悦。

    “你们说的关键性证据,难道就是一个死人吗?”

    杨采薇说:“皇后娘娘,死人亦能说话,请允许我当场验尸!”

    孙熙明开口:“简直是闻所未闻!皇后娘娘,潘樾,杨采薇二人到目前为止,没有拿出任何一个实质性的证据,现在竟然还想用一具来路不明的尸体来亵渎国之大典,简直是用心险恶啊!”

    “是啊,典礼验尸,于礼不合呀……”群臣附议。

    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站了出来,正是刘国老。

    “皇后娘娘,刚才潘樾与杨采薇所述,实在是骇人听闻,老臣曾与杨济安共事多年,深知他为人刚正,可是,却死得不明不白,这一直是老臣的一块心病啊!“

    孙熙明暗暗劝阻:“国老……国老……”

    刘国老坚持谏言:“如今新案未解,旧案重提,老臣恳请皇后娘娘,能再给他们一个机会,莫要让真正的忠臣含冤地下,有恨难平!”

    杨采薇和潘樾闻之动容,皇后叹了口气,说:“既然刘国老都这么说了,好,本宫就再给你们一次机会。”

    片刻之后,尸体周围已然围好了白布,布置妥当。

    杨采薇摸了摸自己腰间的仵作工具,深吸了口气,走到卓澜江的尸体身边,鲜血淋漓,一瞬间,杨采薇眼眶发红,情难自已,潘樾在旁握了握她的手臂,以示安慰。

    杨采薇点点头,仔细观察着卓澜江的尸体,查验头发、口腔,身上的每一处伤口……

    腹中没有异物,胸前伤口交错,还有众多被刀扎穿的血窟窿。

    不敢想象卓澜江死前,该有多痛……

    泪水从杨采薇的眼眶滚落,模糊了视线。

    她擦干眼泪,继续观察,忽然一愣。

    卓澜江的胸膛上,有几个血窟窿分外显眼,让她想起自己曾经对卓澜江说的话——

    小酒馆里,杨采薇用筷子在米饭上戳了四个窟窿,递给卓澜江。

    “这个呢,叫做东南西北四方通顺,我娘教我的,说这么做了以后,出门在外能保平安。这样你以后跟人打架,就平平安安不会出事了。”

    潘樾上前,问:“有什么发现?”

    “阿江身上的伤,都是鞭子和殴打所致,但你看这三处,却是像被利器刺伤所致,而且施力均匀,如果是他人刺伤的话,由于疼痛会躲避,不会如此规则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的意思是,这三处刺伤是阿江自己刺的?”

    杨采薇哭着点头:“对。”

    当时,牢狱之中,卓澜江艰难地拔下铁门上的钉子,扎进了自己的胸膛。
    第(2/3)页